机会永远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
这句话没错。
不管成功失败,人的一生都是在奋斗。也许在某一阶段被生活的艰辛困住,或被不公的命运打击稍作停顿,但只要活着就需有不屈的心,勇敢的朝正确的方向坚持着往前走,这就是人生。
周晓梅的分享除了获得热烈的掌声外,还获得了同行的赞许,和前来考察准备要做饺子馆的人的注意。在组委会宣布此次高峰论坛圆满结束后,很多人找到了周晓梅想要到店里去看看,周晓梅爽快的答应下来。
由于人多,足有五十多个,王淑兰出面借用了组委会的一台大客车,拉着大家一家店一家店的参观,同时通知中央厨房店做好晚宴招待的准备工作。
随话说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
前去参观的人都知道这是临时决定,事先人家店里根本不知道,不像昨天参观的那三家店事先有通知,早提前做好了准备。
就这样等进了店里所有人都很吃惊。家家店井然有序不慌不乱,像正常营业一样,每个员工身上都洋溢着有朋自远方来的热情,脸上是真诚而礼貌的微笑,叫人心里舒服。
在参观厨房的时候,开放式厨房叫大家赞不绝口,厨房的卫生和五常管理远远超出昨天参观的三家大店,几乎是教科书似的。
很多人和张立国一样一边不停的拿手机拍照,一边不停的向员工问这问那,想要知道咋做成这样的。
其实很简单——习惯而已。
饺子明档操作间,五个饺子工在备饺子,一个擀皮四个包。
擀皮的女工每只手各掐着五个剂子,推着两头尖的擀面杖,一下、两下、三下、四下、五下,俩手同时一甩,十个提溜儿圆的饺子皮便飞了出去,众人一片喝彩。
张立国拍了照后问擀皮的女工:“师傅,你这双手擀皮的技术练了多长时间?”
女工回道:“两年。”
张立国继续问:“一个剂子多少克?”
女工回答:“十三克。”
“你们擀皮有什么标准吗?”
“有。直径六点五厘米,外圆内肚。一次擀两个皮的属于学员,四个的合格,六个以上是师傅。”
“你一次擀十个皮什么级别?”
“也是师傅,中级。”
张立国问:“擀十二个皮的是不是就高级了?”
女工笑了,说:“不是,我们师傅级别不是那么划分的。能熟练的擀六个皮就是师傅了,是初级,初级不但能擀皮,还得会包,能下剂子。
中级师傅除了下剂子、擀皮、包之外还得会和面,高级师傅得会调小馅,熟练掌握饺子间所有的工作流程。”
这时另一位参观的人问:“级别不同工资也不一样吧?”
“嗯。”女工点了下头,然后说:“我们的工资跟积分挂钩,积分到了就涨。”
那人问:“什么积分?”
女工口屏后的脸红了一下,说:“我说不太清楚,就心里懂。传菜部的员工墙上有员工积分表,您可以到那看,一看就知道了。”
有些人开始往传菜部走。
传菜部的员工墙上最醒目的位置是“员工积分表”。
表格顶端是所有员工的照片,照片下是各自的名字,名字下面是一年十二个月每个月的分数,再往下是当年的总分,总分下面是累积分(几年的分数),最下面是星级(几星员工)。
挨着积分表的是星级员工所对应的福利待遇和工资等级,非常清晰,一目了然。
员工从一星到九星工共九个级别。一星员工的福利待遇最低,工资为一级。九星员工福利待遇最高,工资是最高的三级,且拥有股份,享受分红。
与此相呼应的是每位员工都有一个特殊定制的胸卡,上面有自己的名字和职务,名字下面是用金子打造的小星星,是几星员工就有几颗。
胸卡上一共有九颗星的位置,若是全满了也星光璀璨,有炫耀和收藏的双重价值,同时代表着自己的工龄和收入,以及地位。
积分表的另一侧是附表,上面是积分标准,有加分项有扣分项,非常详细。
在这里简单介绍一下。
首先说考勤。迟到、早退一次扣二分,若全月无迟到、早退、请假现象进而达到满勤不但有满勤奖,还奖励五分。
各家饭店最难管的就是出勤率,尤其是旺季忙的时候,员工请假现象严重,即使不给假也照样不来,为啥?累嘛。
尤其现在的小孩儿,个性非常强,在家爹妈都管不了,也根本不在乎你罚他的那点钱,不说是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吧也差不多。
针对这种情况老谭没少和他们在一起喝酒聊天,倾听他们的心声,从而总结出一些经验。
这些小孩儿不怕罚钱,你越罚他越上样儿,倒适得其反。相反他们在乎写在积分表上、大伙儿都能看到的分数。
这不是说他们在乎自己是几星员工,拿几级工资和获得多少福利,而是在乎上面的分数给自己带来的荣耀和可以吹嘘的资本,其次才是拿了多少钱,得了多少奖金,有没有享受公费旅游和外派学习等福利。
话说回来一家饭店如果连员工的出勤都保证不了,那工作就没个保证,到时候菜菜上不去,服务服务跟不上,结果只有一个——关门大吉。
其次简单说一下工作纪律。打架一次扣五十分,严重者辞退,若全月无违纪加十分。这其中没有罚款,当然了,要是把人打伤了必须负责医药费,还得补偿误工费及各种相应的损失。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