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城市和城市之间距离遥远,再加上交通条件不佳,起码冬季很不方便吧?所以就等于一个个单独分开,几百万到上千万的独立市场?
这也就是为什么,前苏联轻工业很不发达的因素之一。因为轻工业需要市场人口做依托的。一个几百万的市场,怎么比得过几千万的市场呢?那个制造成本就要天壤之别。更不用说,东面还有一个十几亿人口的庞大市场?
另一个方面,就算在俄罗斯本土,也很难开发国内的另外一个市场。交通成本太特么的高了。而且没有本地人的话,连产品铺货、货款结算等等都根本做不到。同样变相的提高了销售成本。
说实话,就像圣彼得堡,如果想要开发俄罗斯内地的市场,还不如直接海运到其他国家呢。
因此一定要有伊万这样的地头蛇帮忙。
讨论完生意上的事后,李缘、伊万他们就开始商量起了移民。
这次之所以先跑一趟俄罗斯,主要还是与伊万的同伴见上一面,他们有几个对移民美国很感兴趣。
“……这个电影项目的基本情况就是这样。赚多不敢保证,但我可以为你们80%的保底。”
“那我们不需要保底呢?就按照正常的电影投资?”
“那么就能多赚多拿。我这里还能够保证,保证没有任何的好莱坞陷阱。我们都是朋友,所以才会给这样的机会。如果你们以后去了美国,完全可以打听一下,好莱坞几乎不可能同意这样的条件。就介绍一下我刚到好莱坞的情况吧!我投资了两个项目,一个就是……”
“李!我们绝对是信任你的,但投资肯定有风险。尤其这种电影投资的风险极大?是这样吧?”
“对!但你们拿到的钱很干净。而且还能用这干净的钱去投资移民。”
“那这样行不行?我们这里还有什么想要的?就是很容易变现的快钱?”
伊万他们集体哄笑。反正都准备移民了,卖什么不是卖啊?而且还能节省下移民的费用。
李缘略微考虑了几秒:“那这样吧!有什么报废船、废钢?同样有多少,我就收多少?”
在前苏联解体以后,到处都是废弃的工厂,连道路旁都有不少废弃的车辆。甚至连报废的坦克都填海了,哪里会缺少废钢呢?就像是白捡的一样。
无非别人要么没有能力去做,要么看不上这种小生意,所以根本就没人去做。
“废船?废钢?”伊万他们大惑不解。
李缘做了个手势,当着他们的面,直接打了个电话:“哈登!你们想不想要个拆船厂和钢铁厂?钢铁厂就是炼废钢的小电炉?每年应该只有几十万吨的产量?”
“啊?”哈登愣了一愣,接着大喜,“李,当然要!你知道现在进口钢材有多昂贵吗?而且起码能解决一万人的就业!而且这钢铁厂亏本都没关系,我会让老头子和总统入股,以后会给政府补贴。”
“怎么可能亏本?原料全部用废钢!”
“李,不亏本的话,哪里来的补贴?哈哈哈!”
“……”
李缘挂上电话,笑呵呵的对伊万他们说道:“看到了吗?索基尔可以解决一部分,多余的可以全部运到我们中国。”
实际上,目前国内对废钢的需求同样是无限。无非考虑到环保问题,还是少拆几艘船吧!
伊万他们露出笑容,气氛也变得更加轻松:
“李,你能否给个建议,这样的生意毕竟不可能长久,最好还是能拥有个稳定的产业?”
只要不是白痴,都能够看出,挥霍前苏联遗留的财产,早晚会有卖精光的那一天。
李缘就有些奇怪:“稳定的产业?就在你们俄罗斯?你们不是准备移民了吗?”
伊万笑道:“听说过双重国籍吗?”
李缘恍然大悟。美国和俄罗斯都是承认双重国籍的国家。
不过未来俄罗斯有什么产业呢?除了资源出口,还是资源出口……吧?
李缘突然想道:“伊万,我好像听说,你们是否每人发了一万卢布的私有化券?”
伊万点点头:“这张券就是骗人的,刚发了没多久。现在的卢布越来越不值钱。每个人都忙着卖到黑市。呵呵。什么休克疗法?不就是骗咱们普通人的钱吗?当时购买就需要支付25卢布,所以那张纸就是个数字罢了。”
见伊万他们根本不在意那些私有化券,李缘连忙提醒道:“伊万,还有诸位,如果你们有多余的钱,完全可以多收购一些。”
李缘所说的那些,就是俄罗斯休克疗法时期,很有名的私有化券事件,那就是一场瓜分国有资产的盛宴!
由于卢布迅速的贬值了几十倍,这张1万卢布的私有化券也迅速的贬值,许多寡头就在黑市上大肆收购。
可是那些人就依靠官商勾结,就用原有卢布的价值,购买下大量的优质企业。
在随后的那几年,俄罗斯亿万富翁的诞生数量,一跃成为了全球第一。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那位后来收购英超切尔西俱乐部的伊布。当然,后来又被欧美没收了。(笑哭)
而伊万他们算是有些小能量,他们也肯定做不到官商勾结的程度,所以根本就不知道私有化券里面的黑幕。
不过对于李缘的判断,伊万他们还是十分信任的,起码在他们眼里,这位李的背景相当神秘。不仅仅有中国的背景,而且还有移民美国的能量。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