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有甚者,传言中误导着舆论,将燕王于洪武三十一年的病疯,隐晦的提及是皇帝受命梅殷所做,目的就是为了要害燕王的性命,幸亏燕王有上天庇佑,才得幸存等等。并且传闻最近皇帝要将晋王、燕王之藩撤除,有暗中加害之意……。
朱允炆和杨杰、齐泰在御书房内推敲半天,虽然知道必是北平所伪造谎言,但是没有料到会这样的不顾朱棣的死活,此传言一旦流入京师,那么他不想杀朱棣也很难了,百官绝对不会放过此次攻击燕王的目的,只是他们都没有想到,朱高炽一向是个孝子,因为不但是父亲朱棣,连母亲、弟弟妹妹全在京师,难道就一点也不顾,想自己全家死光吗?
正是因为猜测不透北平的意图,当听到梅殷求见,知晓燕王突然去孝陵拜祭和探访晋王时,才更有些捉摸不透其中的含义了。
梅殷只有护卫燕王之责,所以一旦朱棣有什么行动,只能跟随,却不能限制其的行动,但是燕王如此高调行事,切合正在商议的北方谣言,便有些诡异了。
杨杰略一思考,便解开了谜底,指出了三个疑点:第一,燕王肯定还有消息来源的渠道;第二,此次北方谣言并不是燕王授意的,但是燕王已经知情;第三,燕王如此,正是自保之道,如果不如此高调行事,恐怕百官不会放过这个攻击他的机会,而此时他接着替三王翻案的名目,频繁出入公卿之府,那就是告诉天下人,告诉北平。他无恙,要谨慎。
朱允炆一听也有些道理,原来梅殷一直汇报说是燕王在逐渐的恢复中,但是突然如此高调,肯定是对这些谣言的惧怕,但是燕王的根基被自己拔除,他是从哪里来的消息来源呢?询问梅殷,最近一段时日,燕王府上下既无人进出,也没有人员更替,未免就有些令人恐怖起来,原来以为自己已经使其变成瞎子、聋子,看来燕王还是有后手的。
浅笑了一下,朱允炆道:“看来朕是要见一见这个叔王了!!!”
杨杰皱着眉头,齐泰却是有些不安,奏道:“皇上,燕王此次目的不明,但皇上准备如何处理三王之事呢?”
“看着北方传言的声势,估计最多再明年就要有所动作,而高丽的韩庚、日本的无暇大师都有回话,说是万事俱备,只要高丽、日本一有变故,相信北平也必会有所心动,燕王此举会不会和这些有所关联。况且,真如杨大人所料,燕王还有消息渠道,臣以为,那更显其早有预谋!只是臣有一事不解,就是此事由何人经手操办?”
齐泰说话已经十分隐晦了,话意之中,隐藏着在朝中肯定有燕王余党作为内应,杨杰怎么会听不出来,摇摇头,道:“齐指挥使此言差矣,今日皇上与我等商议之事,乃是锦衣卫和内厂从北方快骑送到。相信除了有限的几人外,朝中之人根本无从得知,以下官之见……。”
转身朝皇帝深深一礼道:“请恕微臣直言,这状况,应该出于宫中。”
朱允炆皱着眉头不语,沉思着,杨杰的话正说在他的心里,在当时的大明,限于交通不便,所以消息传播全靠快马、快船,长途的传输信息,就连信鸽也很少用到,因为出意外的可能太大,如此消息,绝对不可能放在一个飞禽身上,况且,燕王府上下,几乎已经被梅殷监视,除非梅殷故意放水,否则绝不可能。
但是梅殷的忠心是经过验证的,唯一的途径,就是奏折在宫中停驻的时候有人看过,而且这么快的传送给朱棣,那需要多大的能量,心中一动,问杨杰道:“你以为徐妙儿…..?”
杨杰摇摇头,回奏道:“臣不敢以为,但是徐妙儿待罪之身,皇上令小女看护,想来以小女之能,徐妙儿断无瞒过小女的可能,不过微臣倒是想起了一些人……。”
杨杰说着,偷偷的将眼光望门角处一扫,朱允炆注意到御书房前站立着的太监,明白了杨杰的意思,道:“马琪,你去传杨女史来御书房见驾!”
马琪应了一声,连忙跑了出去。朱允炆轻轻颔首,杨杰点点头,朱允炆不由疑惑起来,这个太监可是在东宫就跟随自己的,难道也会有什么问题?但是宫中之事,还是让杨蝶来查比较好,点点头示意已经知道了。
随后便命梅殷安排燕王见驾,不再提及内奸之事。
~~~~~~~~~~~~~~~~~~~~~~~~~~~
PS:虫子也十分无奈,最近一直感冒,没有状态,而连载小说是最考验作者和读者的,所以对于最近一些读者大大的埋怨,和虫子票数的递减就可以看出了大家对虫子有意见,但是没有办法,虫子只能尽量加快故事进程,请大大们原谅~~~~~~~~~~(未完待续,如欲知后事如何,请登陆www.qidian.com,章节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阅读!)
喜欢回明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回明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