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才做出了抛妻弃子的决定。
许和平是个聪明的人,他也一直在寻找自己父亲,为什么要做“汉奸”的真相。
而他也相信总有一天他会找到真相,只不过这个真相有可能会影响到整个许家。
所以他也有意地培养自己的孩子许愿,一些许家的文玩辨别真伪的本事,以及棋局中“虎口脱险”。
那都是在有意无意地给许愿灌输-终有一日,你会理解父亲的苦心。
当许和平终于查清了许一城的佛头真相以后,他知道,他能够查清的东西,老朝奉也一定能够查到,为了不连累自己家人,他马上离开了许家,从北京消失了多年。
而老朝奉也会认为,许和平不过是为了躲着他们,那么真佛头的线索一定在许和平的身上,只要找到许和平,就能够找到真佛头,于是“放过”了许家人。
许和平是出车祸死的,但跟高斌父亲的车祸不一样,不过也从侧面证明了老朝奉多年以来一直在寻找他,这一切不过是老朝奉的安排。
再想到高斌父亲也死于车祸,高斌就更加认定自己父亲死于老朝奉之手。
不过这老朝奉有点过于狠辣了,竟然拉上一车人陪葬。
高斌心里很清楚老朝奉是谁,不禁想到那天看到沈云琛的景象,老太太端坐在那,不争不吵不闹,显得很有大家气度,谁能想到她就是这一代的老朝奉?
吃完饭,高斌让许愿先回家休息,他自己来到外面抽烟。
“高斌~”突然有人叫他。
“黄小姐?”高斌诧异。
看了眼地上的十几根烟头,黄烟烟皱起眉头:
“你怎么抽这么多烟?”
“呵呵,可能是想你了。”
谁让她名字里有烟呢,否则还玩不了这个梗。
“去~”
“不过你怎么来了?不是说好明天吗?”
“我不放心,想过来看看,资料明天会有人送来。”
“有什么不放心的?”
“我担心有人对你们下手!”
高斌似笑非笑的看着她:
“上次封店的事,你回去没被你爷爷怪罪?”
“没有,他也很痛心。”
黄烟烟坐在高斌旁边的台阶上,双手抱着膝盖,这时的她像极了邻家女孩,恬静淡然。
“高斌,谢谢你信任我,罗局都跟我说了。”
“呵呵,这没什么,五脉中我也只能信任你了。”
“为什么?”
“一方面是你长得好看...”
说两句就没正形,黄烟烟美美的白了他一眼。
“另一方面嘛,你对于黄家的维护,还有对于赝品的愤怒,都让我看到了你的真诚,这样的人,不会跟老朝奉沆瀣一气。”
黄烟烟微微颔首:
“谢谢,高斌,我愿意帮你,目的只有一个,为黄家正名!”
高斌摇了摇头:
“五脉根子已经乱了,相信我,黄家的事你管不了。”
“为什么这么说?”
“那天揭开的赝品只是冰山一角。”
犹豫了一下,他扔下烟头,带着黄烟烟进店,随后将那只钧瓷笔洗拿出来,这是他从大狗手里买来的,没花多少钱,就当给他的医药费了。
“你看看这个...”
黄烟烟的鉴古造诣远远比不上高斌和许愿,但眼力见是有的。
“这钧瓷是真的吗?我觉得有些奇怪,但又说不出哪里怪。”
能有这个判断已经不错了。
“当然是赝品,但这个级别的赝品,放眼全国也不多见。”
黄烟烟不得不承认:
“没错,这个水平足以乱真了。”
“你再看这个。”
当时从大狗保险柜里一共拿出两件古董,其中之一是钧瓷笔洗,另外一件就是这个。
“这是...”黄烟烟瞪大眼睛。
“霁蓝釉?”
没错,这是一只霁蓝釉胆瓶!
霁蓝釉,又称“积蓝釉”、“祭蓝釉”、“霁青釉”。
明、清蓝釉习称“霁蓝”,一种高温石灰碱釉。
其生坯施釉,1280~1300℃高温下一次烧成。
色泽深沉,釉面不流不裂,色调浓淡均匀,呈色较稳定。
其釉色蓝如深海,釉面匀净,呈色稳定,后人称其为“霁青”,把它和白釉和红釉并列,推为宣德颜色釉瓷器的三大“上品”。
工艺继承元代传统,延烧不断,主要造型为祭器和陈设用瓷。
这只胆瓶为直口,细长颈,溜肩,腹身圆鼓,通体施霁蓝釉,以金彩描绘通景式花鸟纹图案,浅圈足,底施白釉,落“大清乾隆年制”六字三行青花篆书款。
这只胆瓶器形周正,胎体细腻,纹饰绘画精美,富丽堂皇,华丽大气!
清代霁蓝釉瓷器生产历代未断,均有精品传世。
有刻暗花纹的,也有描金彩的,常见造型仍是宫廷祭器和陈设用瓷。
官窑霁蓝釉瓷多有官款,且做工十分精细,这只乾隆霁蓝釉描金花鸟纹胆瓶,整器造型规整周正,蓝釉色如深海,呈色稳定,釉面匀净,制作精良。
色泽妍亮深沉,宝光内蕴,端庄挺拔,气息神圣,美得大气磅礴,堪称霸气。
霁,乃天空放晴之色,会随着时间、季节、地理位置的变化而变化。
霁蓝,也会随着钴料的不同、胎釉的差异、窑温的高低或气氛的偏差而产生变化。
蓝釉瓷器之所以盛行,一是造型品种丰富多彩,二是釉色品种有新发展。
造型除传统的宫廷祭器、陈设瓷外,日用器皿中也常见蓝釉产品。
霁蓝,烧造成本非常高昂。
由于当朝皇帝喜好,才得以不惜工本地烧纸。
本小章还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后面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