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轩,那边的选址确定下来了吗?哟,知青到了啊。”
张宏国恰好过来,看到知青都在这里,有的看起来特别的年轻,估计十四五岁的都有。
“确定了,我先过去看看吧,叔你先忙。”
抿了抿嘴,陈子轩的嘴唇很薄,身材高大,显示出他的敏锐和强大的气场。
一开始好奇陈子轩的知青李莉莉就这样盯着陈子轩的背影看,眼底满是兴趣。
“先跟着我去知青点吧,我是涟水村的大队长张宏国,安顿歇息两天之后就开始上工了。”
正好他们村里很多的人都在厂子,或者是忙着学校的人要开始动工了,有知青过来还可以帮忙一下农活也不错。
“大队长,刚刚那个人是谁啊?”
李莉莉温声好奇的问起来了陈子轩,张宏国一下子没有反应过来,特别的自豪。
“那可是去年下乡的知青,他现在是我们厂子的厂长,可聪明能干了。”
听完介绍,在场的愣住了。
原来他们知青也可以有机会当厂长吗?
尤其是看起来这么年轻的厂长。
李莉莉眼珠子不停地在转着,也不知道在想什么,来到了知青点。
张宏国发现这边也就能睡下五个人,太多的就不行了。
“你们哪五个人想要在知青点住的,另外五个人和村民一起合伙解决吃住。”
李莉莉毫不犹豫的就选择了住在知青点。
反正看起来干干净净的,其他知青能住的,他们也可以住。
三个女知青和两个男知青选择住下来。
李莉莉和其中一个是好朋友的关系。
“橙子,我和你一块睡吧。”
当他们中午在知青点吃饭的时候都没有看到一直想看到的陈子轩出现。
有些好奇的问了起来。
谁知道何小莲直接嗤笑了起来。
又是才过来就看上陈子轩的吗?原来长的特别好看真的很容易吸引别人。
“我劝你还是别想太多了,人家陈知青可看不上你们这种的,而且人家已经有对象了,还是大队长的闺女。”
李莉莉闻言变得哑口无言。
她没想到陈子轩已经有对象了。
也不知道是不是胃口不好还是饭菜不可口,张婉晴随便吃了一下就去厂子了。
“张知青那么快吗?”
“人家可是厂子的干部,肯定要积极去干活,哪像我们要下地干活。”
何小莲看着张婉晴的背影说着酸话,虽然没有得到爱情,但是有事业也很不错呀。
其他人听到之后更加羡慕了,原来知青也可以不用下地干活的,有厂子工作就行了。
李莉莉和王橙橙两个人忽然对视一眼。
她们当然也不想下地干活。
当天夜里两个人拿着礼品,打听到了陈子轩的住处。
夏天的六点天色还没有暗沉下来,两个人就这样看着眼前这个新奇惹眼的屋里。
也太好看了,门口和旁边都种着花,味道特别的好闻。
谁知道敲门过来开门的是个小孩子,她们有些愣住,难不成这厂长这么快有孩子了吗?
“我叔叔不在家。”
听到陈子轩不在家,她们也不甘心就这样回去,可又担心把东西放下小孩吃了不跟陈子轩说。
时间不知不觉的过去了三个月,他们村里以后真的有小学了,总算是可以把这一间学校给盖起来了,一群人就这样站着在学校门口。
脸上都是激情澎湃的,这是他们涟水小学,连招牌都已经挂好了。
这一次不仅仅是公社领导,连蒙镇长他们都过来了。
“子轩,这真的不错。”
蒙镇长过来参观看了一下。
这小学绿化和广场都做的很不错。
估计这以后的几年都不用担心学生没有地方上课了。
“过奖了,那我们明天就可以招生了,恰好明天就开始九月份了。”
陈子轩都已经决定好了。
九月初的时候招生,不过在招生之前要先把老师给招够了才可以。
然后把课程表给安排出来,要不然很容易就串课的。
陈子轩把脖子上的照相机将这一幕给拍摄了下来。
蒙镇长还带了记者过来,看到陈子轩的照相机都有些羡慕。
陈子轩这个照相机可是彩色的,拍出来的照片特别的清晰好看。
“陈厂长,你能不能借给我用一下,我帮你们一起拍照吧?”
陈子轩点头,和一群领导站着在学校门口微笑的面对镜头。
把照片拍摄下来后,记者很快就把照相机还给了陈子轩。
送走了领导后,陈子轩和张宏国对视一眼,他们前几天招老师的话都已经说出去了。
现在就差下午的时候过来考试了。
陈子轩也已经把测试试卷给做了出来,也没有很多题目,刚刚好一百分的卷面。
择优录取,就这样选十二个老师,一个年级一个语文和数学老师,现在的还没有教英语,尤其是不能看到英语课本,更别说是英语书了。
“你们都觉得我们的学费应该收多少比较好啊?”
他们在镇上的学费是一个学期三块钱包括课本。
本子和笔就要自己另外买了,不过陈子轩打算他们就收费两块钱一个人,不仅仅有课本,还有本子和笔,这样大家都能有。
相信这样肯定不怕招不到生源,最好把隔壁村的一块招进来。
要不然他也不会一层弄了四个教室,还有一个办公室出来。
不过这一个办公室其实也就是两个老师,陈子轩还很贴心的在里面安排了桌子椅子,还有一张睡椅在里面。
“既然厂长你决定好是两块钱,我觉得也可以,那课本和本子这些都安排好了吗?”
叶二根有些好奇,他们的课本都还没有看到,现在就要开始招学生了吗?
“都已经谈妥了,都是从市里运过来的,估计明天早上或者今晚就到了,当务之急就是把老师给考试完,要是通过之后就一个人给二十块钱一个月。”
这个工资其实也算很不错了。
镇上的小学老师们也才给18块,25块这样,不过他们福利待遇好,有很多的票。
“也可以,那要是秋收那几天呢?”
小孩和十几个知青都在学校,那他们村里的粮食还可以赶的上时间吗?
他还是有些担忧,不能有了厂子和学校之后就忘本了啊,粮食才是最重要的,要是粮食交不够公粮,肯定是要被挨批的,这可不行。
喜欢重回过去:我的随身小庄园请大家收藏:(www.shudaoge.com)重回过去:我的随身小庄园书岛阁更新速度全网最快。